栏目:居转户落户上海咨询    人气:0    日期:2023-06-13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1,及早和导师交流,积极和导师交流,早点找到课题方向。老师直接给你课题,和师兄师姐交流后,课题不是大坑,命题作文很清晰,朝着这个方向猛挖,先看文献了解课题所有的相关信息,再快速掌握所有能用到的实验技能。老师让自己想课题,先了解实验室的方向,和师兄师姐多交流,找到大方向,在这个大方向里看文献,然后缩小范围,提出多个课题想法,和导师讨论,确定课题,然后又变成了命题作文了,继续猛干。

  

2,每天追踪学术动态,尤其是和自己相关的。及时归纳总结大佬们的作品的科研逻辑和优劣势。

  

3,保持锻炼,身体健康才能为祖国奋斗五十年。

  

4,好的心态。除了做课题起起伏伏,惹人嘘唏。与此同时,你可能会遇到牛逼的同辈,push的老板,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强大的心脏才能让你顺利走完研究生的路。

  

以上针对于21世纪最出名学科的小小经验,泛泛谈之。有成为科研大佬的目标,真的很优秀了,如果还没读研,一定要把握先机,这条赛道,现在已经打响枪了!

  

做好科研第一步,明确自己的科研方向,刚涉足科研的萌新,尤其是许多拿到通知但尚未入学的准研究生们(所谓研0新生)很容易会陷入「跟着导师走就行了」的思维误区,产生「导师会给我安排好一切」或者「导师做的就是我的方向」的想法。

  

但这样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在寻找合适导师的过程中,你肯定和导师当面或者在线交流过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第一次面谈时候,你的导师可能会和你已经讨论了一下「未来方向」——

  

导:「我有两个研究领域,X和Y,你对哪个感兴趣?」

  

你:「我对X更感兴趣一些。」

  

导:「行,那这方面研究就交给你做了!你和A学姐交流一下,让她给你些论文看看。」

  

经过这样的交流,你就可以躺在椅子上,等待科研项目从天而降么?

  

别现在就放松!可能在不少科研萌新的眼里,这就是你的第一次科研对话,是导师给你任务安排。但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你科研任务的规划。

  

导师说的研究方向X往往不是一个小方向,正如上述例子中,你在开始科研的时候听到导师这么说觉得踌躇满志,但做到后面才能意识到当时导师给你画的科研方向有多大。

  

我们把刚才的例子变形一下你就懂了:

  

导:「聚餐(研究)两个选择(方向),西餐(方向X)和中餐(方向Y),你对哪个感兴趣?」

  

你:「我对西餐(方向X)更感兴趣一些。」

  

导:「行,就吃这个(交给你了)!你和A学姐交流一下,让她带你去吃(给你些论文看看)。」

  

和朋友约过饭的人都知道,只说吃中餐还是西餐可是没法确定吃什么的,而是还需要下述过程:

  

「吃西餐还是中餐?」

  

「西餐。」

  

「西餐的话吃哪一种?」

  

「墨西哥菜。」

  

「去哪一家墨西哥餐馆吃点什么?」

  

「XXXX餐厅的招牌牛肉塔可。」

  

这一轮下来,你想吃的东西才能真正上桌。

  

连「吃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最终确定也要经历一个逐层深入的详细思考,科研更是如此,科研方向的确定,同样需要从大领域出发(吃西餐),下降到具体的小领域(吃墨西哥菜),再缩小到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吃XXXX餐厅的牛肉塔可)。

  

当然,老师之所以只给你一个大领域,并非不诚心教你,而是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确定科研工作的对话,而是意向性的讨论,毕竟一个大导师都有若干的项目在做,直接在刚入学时聊细节你可能也理解不了。

  

所以,科研方向不是一次聊天就能聊出来的,是要亲自做一段时间才能发掘的。

  

可怕的是,知晓这层道理的时候,可能很多人已经到了研究生的第二或第三年,发现「误入歧途」却也已经积重难返了。

  

我读博期间,隔壁实验室研究的是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新生儿的道德认知。熟悉该领域的人会知道,道德认知往往会用木偶剧形式作为实验材料,有硕士研究生刚入学时对特别对小婴儿有兴趣,加上喜欢木偶剧,就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结果做毕业设计时才发现,材料的确很有趣,但是实际分析的眼动数据是大量的数学分析,搞得压力山大——这种「误入歧途」会让你的科研生活特别不舒服。

  

下面,我会提前给大家「排雷」,通过以下三个角度,介绍科研的方向到底怎么选。

  

本、硕、博阶段都需要做一定的科研工作,但是这三个阶段对科研的要求不同,学生的知识体系、科研动机也差异极大,方向的确定自然也有极大的不同。

  

让我们回到第一节的例子,并且稍稍升级一下:

  

本科科研方向

  

本科生做科研,好比导师带着他们去动物园,导师详细介绍了马的特征,本科生们认真记录了这次「游览」,写成了本科毕业论文。

  

此时本科生确定的科研方向是:「马:一种可爱的动物」。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核心意义是展现大学四年间受到的高等教育训练,可以按照课程知识准确进行有督导下的毕业论文实验设计,其科研价值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本科生的论文选择应该以稳、扎实为基础,合适的选题思路是:

  

根据导师的科研成果决定,从而保证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在导师的帮助下选题可以避免科学性等问题。

  

相比于注重科研性突破(如发表同行审议论文),更应该看重执行难度以及对个人本科课程学习结果的展现

  

硕士科研方向

  

硕士生做科研,好比导师带着他们去野生动物园实际接触一种特别的马匹,在导师亲身示范和讲解后,硕士生们纷纷亲自与这种马互动。这些经验总结下来,就是硕士生的论文。

  

此时硕士生确定的科研方向是:「蒙古马的习性研究」。

  

硕士阶段的研究应当围绕毕业论文展开。由于硕士研究生其实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研究需要一定的专和精。但是硕士的科研时间有限,训练周期长,所以内容需要非常聚焦,否则毕业论文工作量达不到基础。

  

因此,毕业论文需要一定的科研原创性,不求理论突破,但求理论意义。更注重科研过程和方法有板有眼,而且需要有一定的工作量。

  

总之,硕士的毕业论文需要内容紧凑,科研成果基本都得出现在论文中,更合适的选题思路是:

  

围绕导师已有的项目和论文展开,保证成果稳定。

  

一定要突破导师的已有研究,最好要有发表可能性。

  

多项实验内容一定有一个明确主题和逻辑递进。

  

博士科研方向

  

博士生做科研,好比和导师去新大陆找应该是「马」的一种动物。导师根据文献觉得这边有的是「马」,博士生根据文献觉得应该是「驴」。唇枪舌战之后,导师认可了你的探索方法放你亲自上阵。

  

博士生在新大陆游历许久,最后找到了「骡」,这些经验汇聚为博士生的论文。

  

此时博士生确定的科研方向是:「南美洲骡的形态与演化:基于地理、气候、农业发展、和人类影响的研究」。

  

博士阶段的研究就不只是围绕毕业论文那么简单了,而是需要以一系列研究为基础,在一个关键的前沿科学问题上进行探索和突破。其中部分结果可以整理在一起成为毕业论文,更多成果应该分批发表在同行审议期刊上。

  

因此,博士的研究需要以突破科研问题为基础,比较合适的是从导师研究的边界开始,往未知领域推进,更合适的选题思路是:

  

从导师的领域出发,保证基础稳定且能被导师指导

  

科学问题宏大,但落脚点要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且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能通过研究得以(部分)解释。

  

一系列设计,且相互相关。如一个模型的几个侧面、一种加工机制的几个特点等,对研究对象的挖掘要深刻、立体。

  

不只是在做孤立的研究,需要有一个上层科研问题

  

总而言之,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因为考核标准不同有着一定的区分。

  

现在不少人说做科研「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科研圈有句玩笑话:日看论文300篇,不会科研也会编!

  

  

当一个领域读多了,基本都是那个实验方法,基本都是那几个原理和逻辑,所以一扫就过了……一篇文章半小时,soeasy!这个修炼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我争取先到第一层:两小时内看懂一篇!慢慢的我也会成为“快、准、狠”的角色,想想就开心!

  

目前国内医学硕士分为专业型(专硕)和学术型(学硕),培养时间大多是三年。基本都要经过半年时间的学校专业课程学习,在半年的专业课结束之后,都要选导师……到了硕士第三年,各自忙的焦头烂额……

  

所以,真正能用来做研究的,掐头去尾,满打满算只能有两年时间。

  

然而,学硕名义上可以有两年的时间用来做研究,但是真正能有效用来科研的时间,非常少。面对这样的困境,要怎么办呢?

  

1.尽快建立起科学的基础科研观念和方法论。

  

这件事情一定要在硕士的第一学期做完。硕士第一学期,主要还是学课本知识。但是课本知识和实验室的科研技能之间,依然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很多学硕读完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依然对于科研是门外汉。

  

所以,在你们学课本知识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多地去实验室,跟着师兄和师姐学习基础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除此之外,建立对于科研的整体认知能力,和学习实验技能一样的重要。

  

2.提高工作的通量。

  

不要在研究的时候,一次只研究一两个基因。因为科研存在风险。研究的通量太低,很容易导致阴性结果。所以,在实验的时候,同时验证3个甚至5个基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同时操作,工作量只提高1.5倍,但是效率可以提高3倍甚至更多。

  

解螺旋免费科研学习训练营,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领取下

  

3.学会“借力打力”。

  

有些研究的工作量比较大,单个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有困难。这时大家应该充分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两个人共同合作完成一项课题,也是很常见的。等到发文章的时候,两个人采用共同第一作者的方式,认可彼此对于研究工作的贡献。

  

4.学会相互协作。亨利福特发明了流水线,让汽车的生产能力呈几何级数上升。现在流水线已经成为了现代工厂的基本特征之一。很多专业做科研的实验室内部,早已实现了科研平台的流水线化工作。不仅保证了实验的高效率,还保证了实验的稳定性。

  

因此,在实验室内部,可以找几个研究方向相似的小伙伴,大家可以在内部做到小范围内的分工协作,这也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实验的效率。

  

5.学习生物信息学。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通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可以从网站上公开获取。这些公开的高通量数据,犹如宝山等人来挖掘。

  

如果实验室有条件,将获得的生信结果再加以实验验证,如果实验验证结果和数据分析的预期结果,相一致,往往能发高分的文章。

  

最后,作为一名在科研培训的导师,酸菜老师从文献写作,SCI神器等各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建议给到各位,希望能够帮助到科研小白!

  

  

1.整天泡实验室的人不一定出色,但没泡过的人,一定不会有长久的出众。

  

2.大实验室也是个小社会,不要排斥这个环境,主动适应融入,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也会更强。

  

3.适当保持衣着、实验台的整洁,这也会是周围人对你的印象评分之一。

  

4.看文献做实验,心累不可避免,学会倾诉排解忧愁很有必要,嘻嘻更健康!

  

5.可能你的实验很难开展,可能你的进展很不顺利,但一定不要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未来你会懂得今天的坚持有多重要。

  

6.使用公共器材要爱惜,你待人待物如何,他人心里总会有一杆衡量的秤。

  

7.不要忽略游走于实验室的耗材供应商,很多问题都可以顺便请教他们,无论是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还是实验技术的学习等。

  

8.做科研和做人虽不同,但保持言行上的真诚友善,再多都不为过。

  

9.做实验漫长而辛苦,年后一个人在外拼搏不容易,没事多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

  

10.想得多不如做得多,见过很多胸有大志的同学,都是想的比做的多。不能在夕阳下幻想,要在清早行动。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或html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1.阅读10篇文献,总结100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correctionandimprovement,not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6.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以及换行符删掉。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7.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8.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9.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10.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1.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6.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7.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8.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9.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10.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1.whiteSmoke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1.语言处理,也就是润色功能。输入一段需要检查的段落,选择checktext,它就会显示语法检查和拼写检查的结果,以及一些词语可替换的提示和标点符号的更改提示,帮助改善文章的句子。2.句子、段落翻,这个软件是可以满足翻译的需求的。3.模板的写作功能。该软件提供了很多模板,从具有生活情怀的道歉模板到学生入学介绍信、基金申请说明,应有尽有。

  

2.AcademicPhrasebank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该网站的使用方法相当傻瓜,该网页的导航栏中(见下图)各个选项分别对应着论文引言(Introduction)、引文部分如何引用、实验方法如何描述(Methods)、实验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和总结(Conclusions)。每个标签下方都会简单告诉你,这一部分内容要怎么写、注意事项、动词时态等等,真正做到你的论文写到哪就点到哪里。该网站的另一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给出每部分撰写的例句,还搭建好了相应的写作框架。

  

3.科研者之家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很好用的SCI写作神器,不管是正文还是图例部分,你输入中文就可以自动给你生成很多已经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类似含义的语句。而且网站还提供了期刊推荐,可以说是送佛送到西,一步到位了。

  

4.知云文献翻译器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

  

可以作为pdf阅读器,边看pdf边翻译边划线,具有许多pdf的笔记功能。翻译的语料库来自谷歌生物专业方面的翻译,较为准确,可以切换中-英,和英-中文翻译。

  

5.StyleWriter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StyleWriter一款润色神器了,除了校对、术语、句子等基础功能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可以给你的文章进行评分(Bog指数),并为提高你文章的可读性提供建议。

  

6.Grammarly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一款非常强大的语法改错软件,帮助润色英文表达。目前提供了网页版、Mac版和Windows版,网页版提供多款浏览器的扩增插件,而且如果很幸运你的电脑是Windows系统,那么Grammarly还很良心地为你提供Word插件。Grammarly可以实现实时语法错误查找,还提供详细的解释和修改意见。边写边告诉你哪里错了,解释怎么错法,还给出例句,告诉你怎么改。

  

7.Ginger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号称是世界上最好用的英文写作润色工具,除了提供单词拼写、语法检查功能外,还提供句子改写、翻译、词典和朗读功能。在Ginger网页最低端,还提供英语语法和单词学习资料,Ginger目前只提供PC端软件、PC端Word插件和Chrome/Safari插件。网页版的Ginger需要逐句输入,逐句点击检查。逐句检查是Ginger的特色,更加精确检测句子中的语法错误,但是检测起来比较慢。

  

8.1Checker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1Checker不仅提供在线版本、Windows和Mac客户端,还有Word插件,但是不提供浏览器的扩增插件,不能针对网页输入文本资料和邮件中的拼写语法错误进行检查。安装软件:打开1Checker,可以直接导入自己的Word文档,点击检查即可。检查速度较慢。同时还提供词典,可以随时查找单词。

  

9.ProWritingAid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分有网络版和桌面版,在输入一段文字后会给出一个非常详细的报告。报告中分类比较细致,既可以检查拼写错误,还能检查用词是否老套累赘或者模糊抽象无意义、是否过于口语化、句子和段落长度是否合适、有无抄袭等多项错误。

  

10.Nounplus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Nounplus工具的语法算法主要侧重于语法、句法,并且拥有超过1000个常用的语法错误筛选机制。你还可以安装手机应用来使用,提供安卓和iOS手机应用。

  

11.Hemingway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打开网站,点击右侧的Write,便可直接打字,也可以复制粘贴哦。在网站页面的右侧提供了实时文章统计:Paragraphs(段落);Sentences(语句);Words(单词);Characters(字母)。同时,Hemingway会为您的文章打分。在文章中也会用五种颜色高亮标注可能“需要改动”的语句,提醒用户修改以提高文章可读性,可在实时统计下方找到具体说明。

  

12.VirtualWritingTutor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这个免费的在线语法检查器或校对器可以帮助作家计算单词,检查拼写,检查语法和标点符号,检查释义,改进单词选择,自我评估目标结构的使用,掌握英语发音。而且也很好的教程,模块化很好。

  

13.WordHipp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可以帮助你查询任何英文单词的词典数据库网站,它有一些有意思的功能如:英文单词解释,同义词,反义词,押韵词,英文例句,英文翻译,查找单词,英文单词形式,单词如何发音以及英文姓名左边起源右边等等。有了这个网站也许会对你的SCI写作有所帮助。

  

14.谷歌学术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需要fq或者使用谷歌镜像,把你需要的关键词或者句子放入谷歌,可以看看别人如何写这样的句子的,还可以加双引号进行高级检索,但是谷歌学术中也收录了大量中国人写的句子,可以对初筛结果,进一步润色修改。

  

15.SpellCheckPlus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SpellCheckPlus可在线免费检查拼写、语法,并配有英文解说来帮助大家学习正确用法。发现易混淆单词和短语。同时检测到英语非母语的外国学生所常犯的英文错误。页面很简洁,操作很简单。

  

16.同义词或者反义词词典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在文中同一意义词反复使用时,可以考虑在里面查询替换。

  

17.Linggle英语写作老师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要养成一个习惯,在看Paper的时候看到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当你要用你摘录的好的短语时,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前后怎么写时,Linggle能帮助你。

  

18.生存曲线在线制作工具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可上传自己的数据,点点鼠标轻松绘制漂亮生存曲线。

  

19.languagetool

  

获得方式:插件

  

推荐理由:有浏览器和word版本,分免费和付费版本,可以校对英语写作。

  

20.易搜搭ESODA

  

  

获得方式:

  

推荐理由:易搜搭ESODA是清华HCILab工作室出品的一款适合国人英语写作的信息助手,它广泛收录了各学科领域的海量论文作为数据库,通过智能语言分析等算法,供用户通过各种方式查询地道的英语搭配和例句。

  

另外也送给大家一个我们解螺旋的10天领悟3分SCI训练营,免费!!有需求的同学自取(24小时领取有效)

  

《10天领悟3分SCI文章》报名通道

  

科研技能单元课学习系列

  

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解螺旋-酸菜老师

  

传播科研最前沿知识;

  

添加的我会免费赠送10G科研资源大礼包!(内含:SCI写作投稿技巧、数据库使用教程、国自然工具包等……)

  

由于不清楚题主研究方向,以下回答只针对ML/DL/CV/NLP方向。

  

先泼个冷水,如果你本科积累不多,也不是天赋异禀,硕士成为真正的科研大佬是不太可能的,成为“灌水大佬”倒是有可能。因为在我看来,只有真正做出能对学术界与工业界有很大启发的研究作品的人才能被称作大佬(比如搭积木提高一两个百分点就别拿出来吹了吧。。。),而没有很多积累与好的指导是很难做到的。我在北美研究生一年零三个月期间零基础入门计算机视觉,发了两篇还可以的应用向ML论文,毕业后还在湾区找到了待遇不错的算法岗位。按照我下面这套操作来,可以让你三年硕士期间进可发质量不错的文章,为读博铺好道路,退可毕业后进入工业界拿到不错的左边offer右边.本文假设题主基础较差。

  

进实验室之后第一步一定是先大概了解师兄师姐们都在做什么,同时和老师聊一下他大概希望你做的课题方向。也许这个方向并不是你最后的方向,但是会让你大概有个sense。

  

只有你知道了实验室做什么,你自己可能做什么之后,才能针对性地夯实基础知识。比如你们实验室一直做联邦学习,那么你去恶补太多CV方向的知识用处就不大,毕竟CV在这里只是一个应用场景,并非主体。同样,如果你要做VisualQuestionAnswering,那么除了CV,你还要弥补NLP方向的知识。

  

如果你对自己将要研究的领域所知不多,我很不建议一开始就啃论文,在你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去读各种最新的论文就像啃天书,事倍功半。

  

举我自己的亲身例子,我在CV领域读的第一篇论文是superviseddescentmethodforfacealignment.当时我也不懂SIFT,也不懂PCA,也不懂gradientdescent,花了很久也没搞明白,后来把相关课程恶补一下之后,结合着代码很轻松就懂了。

  

所以在最初的三个月强烈建议多上些网课,针对性地弥补基础的理论与相关的编程知识。这个阶段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深挖理论,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即可,所以找的网课尽量以应用为主,先找到些感觉和自信再说。

  

对于刚入坑CV的小伙伴,我一般强烈推荐“三件套”网课:CourseraAndrew的深度学习系列课程,Udacity的introtoCV(在这里你能学到图像处理最基本的知识)以及MIT老爷子著名的线性代数。

  

这一阶段我个人认为是成为“潜力大佬”最重要的环节。只有你文献读的足够多,才能判断出自己的方向是不是个坑,自己的idea是不是别人都做过,并最终提出一个改进前人工作的idea。这一阶段注意事项如下:

  

读文献是有技巧和优先级的,不要一脑袋就扎进去瞎读。具体优先级如下:1)近一到两年你大致研究方向的文献综述。这种综述一般会帮你把各种流派以及最先进的方法整理出来,读完后你会有一个大概的bigpicture2)近五年内该方向的经典著作(高引用,具有启发性的)。这类文章一般也有很多博客讲解,原文读不懂可以看别人的博客。3)带开源代码,近两年的顶会sota.4)无开源代码,近两年的顶会sota.对于质量较高的文章,强烈建议对着源码一起阅读。有些你看不懂的公式,读完代码就能大彻大悟。同时,学会把公式转化为代码也是一项核心能力。列个表,纪录你读的论文的名称、核心要点,你所看到的它存在的缺陷或未来可延伸的点。你在阅读过程中很可能会想到一些新的方向、idea,或者发现原来要做的方向是个坑,这个时候要多和导师沟通。导师都很忙,沟通前要做好准备。比如你觉得原来的方向不好做,一定要给出你读了哪些论文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结论,而不是说“我感觉这方向不行”。在你阅读文献的同时,主动接触你优秀的师兄师姐们,提出帮他们打下手。这个并不是为了蹭个四五作或者讨好同门,而是在这个时候你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科研,通过这种站在巨人肩膀的方式,你可以快速了解到做一次完整的科研是什么样的经历,同时开始下手写一些实际的代码,最后还能蹭个作者,只要负荷不是太大,何乐而不为?除了你主攻方向的论文,相似领域也可以阅读。比如你是要做超分辨,那么图像去噪有很多论文可能也会对你有所启发。

  

你从近乎零基础进行到这一步时,大概已有半年多一点了,这时候的你有了一定理论基础,完成了一些课程代码,并且阅读了大量文献和开源代码,和导师进行了几次讨论,这时候还留在你筐子里ideas很有可能是可行的,现在就需要把你的idea实现了。如果你还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实现自己的idea,可以参考我这个回答的三四步(一二步你已经在第三阶段度过了)。

  

对自己深度学习方向的论文有idea,可是工程实践能力跟不上,实验搞不定怎么办?

  

当然,在这个阶段你也不必孤军奋战,可以寻找同组的小伙伴一起合作,你负责核心部分,他负责一些零散的部分,到时候挂他二作。同理你也可以多找同组或组外的小伙伴主动寻求合作,作为辅助贡献一些,这是能快速拿到二三作的捷径。

  

当你的idea基本证实有效之后,就可以动手写论文了。都21世纪了,建议不要用word来写论文,强推线上多人合作版“LATEX”——Overleaf。

  

一开始刚写论文的时候有几个误区特别容易陷入:

  

不列大纲,上来就开干。我发现很多认识的大佬都会把每一章节甚至每一段大概要写什么,论点是什么会先列上,这样写起来事半功倍。第一遍初稿就极度追求完美,写的每一句话都斟酌很久,精心选词。第一遍如果过于注重语法与修饰,很容易写到崩溃,写了一周都没把前两章写完。一般来说,第一遍只要能把自己要写的大概内容表达清楚即可,甚至有些句子是由单蹦的词语组成也没事,后面一遍遍修改。作图草率,稀里哗啦随便画。现在很多reviewer极度缺乏耐心,你图做的不好看基本就被判死刑了。自己孤军奋战,不会借助外力。正如前面选题、读文献、实现idea一样,写论文也要学会借助外力。起了草稿之后,多多“骚扰”师兄师姐提意见,让他们帮忙修改(当然你要挂人家名字),然后差不太多了再找老师修改。

  

另外推荐一个答主对关于如何写好英文论文的分享,我从这篇回答里学到了颇多。

  

如何开始写英文论文?

  

当你进行到这一阶段时,你已经投出去一篇一作,运气好的话还蹭到了同门的一到两篇论文。接下来就是如法炮制,你可以接着上一个idea做更深的挖掘,或者更高维度的挖掘(比如从图像超分辨到视频超分辨)或者换一个有些类似但又不一样的方向,接着开始下一篇创作。然后依旧要多和组里甚至组外的人合作,研究生期间一作能有两篇就很不错了,要想数量更多只有去给别人打下手,寻求场外合作。

  

在这一阶段,我还大力推荐在继续攻克下一篇论文的同时,系统地提升下自己的数学+计算机理论知识。之前上网课对理论理解不够透彻,读论文则是容易只有碎片化知识,借这个机会对一些基础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理论好好系统学一下(比如概率论,凸优化,数据结构,算法概论),对你以后申请博士(很多老师看重你的理论基础)或者找工作(不懂数据结构你怎么刷题?)都有很大的好处。

  

如果一切顺利,你的运气还不错,按我这几个阶段做下来后,在第三年开始不久,你已经投了/中了两篇质量不错的一作论文(读了大量文献+与导师同门经常沟通后的科研产物质量一定不会差了),N篇二三作,其实成果已经蛮不错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想好未来的选择。

  

是继续深造读博士呢还是到工业界去工作?

  

如果打定主意要读博,那么接下来的最后一些时间你就要把精力放在申请、connect上。如果你想去工作,那就要多刷题刷面经,凭借你硕士期间的这些产物,拿到面试机会不成问题。

  

最后的最后说一点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我认为科研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它本身带来的纯粹的乐趣,千万不要为了灌水而科研,很难走远、走得开心。

  

新读研的科研小白,抱着满腔热情(也可能仅仅是为了混毕业)投身科研圈,却发现——

  

科研需要的技能和能力,为啥本科从来没讲过?

  

蹉跎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摸清了科研基本套路,培养了基本能力后抬头一看——毕业了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所以,今天我要做点事,让每个科研新人不迷茫

  

手把手教你科研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让每个想要投身科研的小伙伴少走两年弯路!

  

所以,这篇文章我相信值得你点赞收藏反复读,你说呢~

  

研究生期间成为科研大佬,你只需要做好三件事

  

这篇回答也可以算是科研新人入门指南,文章非常长,请诸位小伙伴耐心

  

很多人其实不会查文献

  

不管你是名校本科,还是读了好几年的研究生,很多可爱的科研新人小伙伴其实从来没有学会过查文献。

  

我知道,许多老师和学长会告诉你,读文献的第一步是搜索相关关键词

  

然后筛选好的文献。

  

这种做法对,但不全对。

  

来,手把手教你,科研高手的查文献方法——

  

读文献的第一步,要找到本领域质量最高的,综述性最好的综述性文章

  

如果你对领域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你查找文献的过程会非常坎坷。而想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领域最新进展,那么综述是最好的选择。

  

每个学科发表综述的期刊不太一样,这个你只要随便查查就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我说一个我熟悉的,比如生物学科,好的综述常常分布在NSC这类期刊中,另外,还有一个神刊——AnnualReviews。

  

  

NSC(Nature,Science,Cell)不多说了,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都有,研究型论文居多。但AnnualReviews这本期刊主打综述,一般人投稿还不接受,大多是邀请制。

  

这本杂志内容涵盖生物学、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

  

AnnualReviews的综述都是由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撰写(邀请制嘛),代表了学科发展的前沿专业性和广谱覆盖性都几乎找不到敌手。

  

如果你想开始阅读某个领域的文献,那么,第一选择是查询annualreviews

  

中是否有近年来对于这个领域的综述。如果NSC有也好。

  

查到了综述,不要着急去广泛撒网查询文章。检索文献并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你很可能做了大量无用功!

  

这篇综述,你需要像学习教材一样,仔仔细细地反复阅读。你需要在这篇文献获得:

  

总结归纳领域现状研究热点有什么新技术新方法潜在研究方向

  

这还不算完,你还要做三件事,这两件事才是文献阅读的进阶技巧

  

为什么要大家不要急着检索文献?

  

因为大部分同学,连第一步的准备工作都没做好,检索文献也是白费功夫!

  

第一步的准备工作是:准确地积累关键词

  

关键词是你能否搜索到想要的文献的关键。

  

而关键词的积累,除了老师告诉你以外,就需要自己去文献中学习,记录了

  

在阅读综述的时候,把关键的词记下来,参考引文的论文题目,看看哪些词是常常用到的关键。记录下来这几个词,才能方便你日后查找最新的文献。

  

其实我很少检索文献,因为想要查找领域内的好文章,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去数据库检索

  

还是回到综述上来。

  

这篇综述里,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而这些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本领域非常前沿,而且做得非常好的工作。与其漫无目的地查找文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阅综述的引文文献

  

  

这种领域大神都引用的文献,质量应该是比你自己随意检索的要高,而且覆盖面更广。很多稍微冷门技术的研究,你真的只能在他们的综述中才找得到痕迹。

  

到了这一步,你基本已经到了进阶水平了。

  

不过,这还不算完,真正的大神学霸分水岭才刚刚开始。

  

前面几步算是进阶水准,但想要达到真正学神、资深研究者的水平,主要看第五步。

  

——把握领域核心脉络,找到最棒的切入点和方向

  

  

很多人没办法找到领域的真正前沿和热点。把握前沿和热点,往往是资深研究者才具备的能力。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个稍微有些取巧的方法,让你迅速提升到大神水准。

  

——如何看得比其他人要远?

  

很简单,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想要把握领域的核心,找到最有潜力的切入点和研究热点,靠一个领域新人,甚至靠你的老师很可能都是不靠谱的。

  

怎么办?去找到领域最牛的大神!

  

一个细分领域,其实比较前沿的研究者非常有限,往往就是全世界几个实验室,几个大学的几位教授。他们引领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大多芸芸众研究者,都是跟随这几位大神的脚步而已。虽然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你在阅读综述的时候,就可以去找寻这样的大神研究者。

  

你认不出谁是大神?

  

起码有一位你应该知道,刚刚让你查的那篇综述的撰写者就是啊!

  

别忘了,我一开始就说了,Annualreviews不接受投稿,人家是邀请制。邀请的是谁?自然是领域大牛!

  

比如我关心的信息学

  

和NLP领域,我随便找一篇文献:

  

  

这位Lawrencee.Hunter就是这个领域的大牛研究者之一。还顺便附带了他的课题组。

  

下一步是什么呢?去人家的网站看看~很多国外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官网,还有一些综合性学术网站也有他们研究的集合,这个应该难不倒大家:

  

  

你会在这里看到,他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他的热点文章有哪些,他最近做了什么研究: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读一读大神的工作,你会很快明白这个领域的前沿在哪里。

  

你只需要找到几位这样的大神,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就弄得明明白白,对领域的认识也能达到资深研究者的水准。

  

我去年做了个小实验,很遗憾的发现:【大部分的科研新人,其实连文献都不会看】

  

我去年突发奇想,教大四本科同学读文献。其中有两个同学都是今年新入的研究生,算是科研新人了。但去年的读文献作业表现来看,两人的差异真的非常巨大

  

我不知道从毕业到做课题这段时间他们会成长多少,但以我的经验来看,也许刚进实验室时,水平和大四毕业是差不多的。

  

做的差的那位同学,平日成绩其实很好,但他确确实实缺乏科研的基础素质。他的文献阅读,基本相当于把文献的主要内容翻译概括了一遍。这里就不公开处刑了

  

像他这样读文献,确实是不够格的。

  

  

我们来看看,一位合格的,或者说比较优秀的科研新人,应该把文献读到什么程度

  

在读一篇文献的过程中,你需要从文献里学到:

  

作者做了什么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去做的这个方法(思路)的每一步具体怎么操作,每一步都有什么目的,为了解决一个什么样的小问题在做的过程中,有哪些难点,作者是如何解决的作者得到的每一张图、每一张表、每一个结果,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刚才列举的那几条大家记录了没?

  

记下了咱们继续~

  

大部分同学读文献都在前三步截至了,很少有人能够读到后三步,这就是优秀的科研新人和一般的科研新人的差距!

  

如果不太明白,我们就拿那位比较优秀的同学的文献阅读作业来看看:

  

比如作者需要给副作用加权(这可能是一个idea)(作者的目的),但如何实现这个想法,其实需要下面的工作,于是就这一副出现在文章靠前位置的图,我们看看这位同学的解读:

  

大家看不清没关系,我简单解释两句,这两幅图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

  

这幅图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给副作用加权,为了纠正冗余。加权的方式是基于稀缺性和相关性。

  

为了定义稀有度,研究了副作用频率和两药共享靶点的可能性,并通过拟合,发现这种稀有度可以用负对数来定义

  

再比如,作者遇到了“如何评价”的难点,为了解决它,于是有了这幅图的结果,为了比较三种不同的评价概率方法,最终好选定文章需要用到的方法:

  

  

读这篇文献,这位同学做了26张PPT。把作者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图,每一个结果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并且清晰地告诉我,哪些方法她不会用,哪些方法她需要继续学习。

  

到这里,我相信对于新的课题,不仅有了方法,还有了解决的思路,知道遇到问题该从什么地方考虑,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工作。

  

你看,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科研新人所具备的条件。

  

做科研,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思路,方法,技巧,前人其实都做的差不多了。你需要的,是学会它们!

  

其实,学会查文献和读文献之后,你的科研之路就已经从羊肠小道变成一条康庄大道了。

  

不过,为了体现你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发表论文几乎是唯一标准。

  

可是,科研小白哪知道怎么写论文啊!

  

idea从哪找?实验怎么做?论文怎么写?

  

不要紧,咱们来一条条说

  

那种有好的idea的情况,或者老板给了方向的情况我就不多说了,按照导师的来就好

  

现在我要说,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向或者idea,怎么办?

  

那么,创新这事也能“无中生有”吗?

  

  

确实可以,创新也有套路!

  

简单的创新思路其实就3条:

  

新瓶装旧酒:用创新方法,研究老问题旧瓶装新酒:用老方法,研究新问题移花接木:用解决A问题的方法,解决B问题

  

你读了那么多文献,现在知道该怎么用了吧?

  

把文献的思路和方法拿出来,用我这三条思路往上套,总有创新点的。

  

当然,如果你立志成为科研大佬,并不建议“无中生有”的创新,毕竟有点掉人品,踏实地做真正的创新吧,这样也会走的远一点。

  

言尽于此,看各位理解

  

这个事我原本不打算说,不过很多小伙伴在过去的时间里时常咨询我这个问题。

  

话说,我其实也不会做你需要做的实验啊!

  

做实验,跑数据,这些工作其实没有特别多的技巧可言,确实是一个经验和体力活。不过很多实验网上有视频教程,做的也许比你老是做的都好,拿来学学好了

  

所以,这个话题就这样

  

你可以把写一篇科研论文当作搭积木

  

一篇常规论文主要就是由“前言”,“方法(材料)”,“结果”和“讨论”这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其实有固定的逻辑。

  

比如前言部分,就需要阐述清楚这个科学问题的由来、进展以及研究动机,可以让读者对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材料和方法”就是说清楚实验对象材料,实验方法和如何处理数据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

  

结果是一篇论文的核心,需要论证严密逻辑严谨。

  

讨论,则体现了作者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对研究意义和价值的进一步提炼,下一步研究思路和方向的预测和预判。

  

学会写论文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找到几篇和你的研究很相似的文章

  

仔仔细细把文章读懂了,读透了。把文章的“骨架”拎出来。

  

一篇论文的骨架,就是整个论文的逻辑,以及每一部分都应该阐述什么内容,怎么阐述的。

  

科研论文都是有基本套路的。这有点像我们以前的八股文。八股文有固定的组成部分,文体也有固定格式,甚至语言表述都有相应的要求。

  

这些和写科研论文非常类似。摸清了这个基本套路,你也很容易知道自己应该写些什么,怎么写。

  

剩下的,照猫画虎就可以了

  

  

这篇文章真的写得很久,所以这么辛苦,大家点个赞呗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非婚生子且没有出生证明必须做亲子鉴定才能落户
? 非婚生子且没有出生证明必须做亲子鉴定才能落户 非婚生子且不出生证明必须做亲子鉴定才干落户 ;警察同道,我弟弟在看管所,我弟媳妇出奔了,他们的孩子7岁了还不户口。留学生落户上海......
留学人员及其家属来上海工作办理户口审查批阅_重复
一、实用范畴本指南实用于留学人员及其家眷来沪工作办理户口的审批。上海留学生落户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但须由用人单位先向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申报,经审核......
留学生毕业,留国外和回国工作,10年之后都咋样了?
临近毕业的时候,留学国外的你想好了回国还是留在国外了么?塔尖上的一群人拿到了留在当地工作的机会;还有一小撮人早早做好准备,顺利接了国内企业的左边offer右边,一毕业就立马回国上任;最后一群人,迷茫、难以下决心,决定国内、国外两面......
高中生走单招可以考本科吗?单招学历是什么?
一般单招是高职院校,但也有少数本科院校。与单招上本科相比,单招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自考和普通高校的正规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阶段。其中成人高考和自考在考生拿到专科证书后,到考生所在地的招生办咨询申请即可。正式的普通高校的专升本考试,也要看你所在的省份是否有......
赣州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
人才引进指因工作需要,当地的单位录用一个外省、市的在职的,且就业至少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学历高于当地人才引进的最低要求的人才来当地就业!以下是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仅供参考!第一条为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赣市发[2004]11......
上海居住证积分制7.1起施行 与居转户政策无关
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上海户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户口管理中,把以家庭立户,即以“具有血缘婚姻或收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