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新闻资讯    人气:0    日期:2023-08-22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我的本科专业公关广告今年开了研究生项目,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做什么,但是我觉得我们专业的老师从资历和教学经验来说都是不错的,有老师还同时在HKBU教研究生。个人感觉是不想去HKBU(比如因为房价,语言等)但是想接受国际化传播教育的话,可以考虑来uic

  

最新消息!(来自5月16日UIC研究生院官方直播)

  

学位证与香港本部一样,不标珠海授课型硕士有奖学金预计5月底会再发出一批左边offer右边

  

关于学位证是否会写"inzhuhai"的问题:

  

今年是第一年招中文授课的研究生,没有以前的学位证参考,所以关于学位证内容建议咨询UIC研究生院。

  

更新一些最近同学问到的问题~

  

Q:UIC研究生申请是邮寄材料的方式吗?是否需要网申呢?

  

A:是的,暂时没有网申系统哦

  

2.Q:申请材料中的推荐信可以打印后再由推荐人签名吗?

  

A:完全可以的,但是推荐信要求密封

  

3.Q:研究生期间会有压分的情况吗?课程拿高分会很难吗?

  

A:一般情况下不会故意压分,但是如果想拿全A还是有难度的哈

  

4.Q:研究生毕业是属不属于留学生呢?

  

A:毕业授予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学位,但是没有留学生身份哦

  

5.Q:UIC环境怎么样呢?交通便利吗?

  

A:UIC校园环境优美,软硬件设施齐全;有到城轨站的免费校车,城轨交通很方便

  

更新来啦~

  

答主的这篇回答里相对详细地介绍了UIC的一年制+中文授课+无雅思要求+申请制免联考+毕业授予香港浸会大学(HKBU)硕士学位硕士课程以及中外合作大学的硕士申请,欢迎同学们多多关注哦~答题不易,对您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吧~

  

今年计划申请英国硕士的同学们,有必要另谋出路吗,英国还值不值得去留学?

  

感谢@billybily的详细回答~我找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一条条来答~

  

1.Q:UIC读研毕业后学历被承认嘛?

  

A:UIC硕士课程版发的是HKBU的硕士学位,是可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哈,但是因为全程珠海就读,所以没有留学生身份,不能免税买车什么的~

  

2.Q:本科不是相关专业可以申请嘛?会不会被秒拒?

  

A:UIC研究生老师以及专业学部老师表示支持跨专业申请~

  

3.Q:提交材料后需不需要面试才能发Offer呀?

  

A:据我所知,去年的MPACC和MA项目是有面试的哦,今年宣传上没有提到面试~

  

4.Q:今年的项目是中文授课,文书材料用中文还是英文呢?

  

A:问过研究生院的老师,答复是都可以~个人建议还是英文哦~

  

5.Q:入学后档案怎么办呢?

  

A:去年是不转入档案的哈~

  

全部答完!希望对题主和想申请UIC研究生的小伙伴有帮助~

  

答题不易,点个赞吧~

  

有知友反映说原回答杂乱无章。我前天(2022.6.12)刚刚结束final,所以特地重新整理了下,方便想申请UIC的朋友查阅!

  

本科UICer来谈下:

  

1.UIC大学情况:

  

和港中深一样,UIC类似于香港浸会大学的珠海校区。课程设置,师资,GPA制度,全英文教学,小班化教育,学位证这些和HK本部一模一样。说白了就是少花几万块在内地读HK院校(学位证上不标珠海字样,和浸会本部没区别)。

  

因为2005年时租借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地,所以校名上加了“北师大”的字样。虽然本科阶段确实有少许老师来自北师大,但本质上是彻头彻尾的港校,毕竟教育模式是HK的(研究生院全是从HK本部来的讲师和教授)。

  

授课型硕士是中文授课。本科和研究型硕博是全英文授课。英语语言要求比本部要低很多(UIC只要四级430分,但浸会本部是要6.5分的雅思),所以很多人吐槽水(其实有的课很硬核)。

  

2.生源:

  

UIC的本科生都是奔着QS前一百的世界名校读研,拿母校当保底中的保底。GPA2.7的都会优先考虑去澳洲八大或浸会本部读研。早年来UIC读研的,普通二本的占了半壁江山,也有工作很多年的UICer回母校读研。

  

但是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卷了,有专升本的(有几年工作经验),独立院校的,普通一本的,还有211的都来读研了。还有一些计划出国,但因为疫情放弃留学的人也了UIC。不过现在很多是考研失败,又不愿意二战所以来读的。

  

3.认可度:

  

UIC太年轻,和宁诺,西交一样,认可度大概就是双非一本和末流211的档次。不过就业情况还可以,至少过简历关没有问题。有不少人去了银行,电视台,民企,互联网大厂工作。只能说在粤港澳大湾区,浸会的金字招牌还是比较能打的。如果你出了广东,尤其是去北方,那知名度就不太行了。

  

4.什么样的人适合UIC?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能考到985,211的研究生,或者某领域非常突出的一本大学(如江西财经大学),那肯定是留国内读三年。如果你家不差几十万,本科背景也比较硬,那也肯定是出国读Top100最好。

  

可你要是本科一般,考研无望或屡次失败,既不想考雅思托福那么累(不过还是要有点英语底子),家里又不差20万(学费15万,生活成本4万),那不如来UIC。一年读完刷文凭。学历只是个敲门砖,越早工作越快收回本钱。这个前期的投入是值得花的。

  

如果你是在珠海这边已经有了工作,需要刷文凭评职称。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UIC的非全日制硕士。这里有社会工作和传播学两个方向供你选择。每周末上课,两年读完就能收获硕士学位。如果你想体验HK教育但又怕得新冠,不妨考虑下UIC。内地对疫情控制得还是很严的,留在珠海比较安全。

  

5.UIC优点:

  

珠海没有HK那么高的生活成本。在HK你要自己租价格高昂且拥挤狭小的房屋,而UIC会给你提供生活质量很高的宿舍。24小时不断电不断热水,wifi持续供应。四人间宿舍,你也可以申请三人间或两人间。还有公共空间供你烧火做饭,放冷藏食品到冰箱。毫不夸张的说,宿舍条件秒杀国内九成以上大学。

  

而且,UIC每半小时会在校门口提供免费的校车,搭乘你去附近的唐家湾站逛商业街。相比之下,HK的公共交通成本非常高,这个在港旅游过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

  

6.硕士毕业要求:

  

和浸会一样,每门课成绩必须及格(最低不能低于D),cGPA>2.50。因为是授课型硕士,所以没有写毕业论文的硬性要求。

  

7.奖学金

  

UIC发钱真的很慷慨。建议你努力学习赚回点学费。专业前20%能拿到奖学金,全日制硕士是在第二学期发:一等两万;二等一万。据学长学姐说,大部分人都是二等。奖学金还会发精美的证书,建议收藏。

  

根据2021届毕业生的数据:369个硕士毕业生中,39个以Distinction毕业,5个拿到最佳学业奖。说明只有成绩非常拔尖的人才有资格拿奖。不过这也能理解,UIC现在在建二期校园,缺钱缺到我毕业那年的本科生奖学金都砍成60%了。发钱太多,财政吃不消。

  

8.GPA

  

GPA是UIC唯一的奖学金指标。如果你在UIC读完研后想去别的大学读二硕,甚至是博士。那么你这一年的GPA是至关重要的!

  

GPA>3.67是Distinction(极优)学位;3.40以上是Merit(优良)学位。如果你成绩到了,这个荣誉学位会印在你的香港浸会大学学位证上的!按惯例,每年大约只有十分之一的毕业生能拿到这两个学位,大部分是Merit学位。

  

9.毕业事宜:

  

有两个热心的学长给我提供了照片,仅供大家参考,个人隐私已经打了马赛克:

  

七月一号毕业,参加毕业典礼,汤涛校长会给每个毕业生颁发毕业证合照。当天会领到一张纸,好让你先去应聘。

  

  

十一月底,HK浸会本部会把学位证给你寄到家。

  

真的很大很漂亮,一定要收好,好好收藏!拿到这个证书就可以去做留学服务认证了。

  

  

如果你的成绩达到了Merit或Distinction学位的要求,会在学位证上给你标明的。像这个证上就标有“优良”的字样。

  

留服认证是这样的:

  

  

因为是中外合作办学,所以不享受留学生优惠,没法落户北上广。

  

留服上写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字样。如果是在浸会本部读研,留服认证上就只有“香港浸会大学”的字样。所以UIC硕士和HKBU硕士在认证上还是有区别的。

  

录取时收到的左边offer右边是这样的:

  

如果有工作经验的,一定要开工作证明!对申请左边加分右边不少!

  

10.UIC能报考公务员吗?

  

当然可以!但有两个弊端需要注意。

  

第一,虽然6月就毕业了,但你要到11月底才能拿到浸会学位证,这就意味着你无法参加毕业当年11月底的中央机关公务员考试。因为报名是需要留服认证的,你最快也要到11月底才能拿到学位证和留服认证!

  

不过你最早可以参加隔年三五月份的省考。英国和港澳都是这样,都是十月和十一月才发学位证,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UIC只有传播学硕士,没有别的专业可选,所以你只能报考传播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是不行的(浸会本部才有国际新闻学硕士)。有小红书说新闻传播学不能报考,我不确定是否属实,最好自己去查证下。

  

  

11.UIC硕士适合读博吗?

  

如果你打算读完研后回国内的体制内大学读博,不要来UIC!

  

UIC在国内的知名度不高,学术氛围还没有那么浓厚。如果你要回国读博,有可能要再读一个三年的研究生才能衔接到博士阶段,因为你读的是授课型硕士,学术历练不足。

  

如果你打算留在UIC读博,那你要加倍努力了。

  

你不仅要就读期间GPA优异,而且要在第一学期就和心仪的老师套磁,因为你第二学期可以和老师做一个小型的科研项目(类似于毕业论文,但不强制)。UIC的师资大部分是从浸会本部过来的,是隐形学术大佬。所以这个毕业项目对你申请博士学位帮助很大!我知道有新媒体制片的学姐成功留下来读研究型硕士,已经向博士方向过渡了。也有的在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专业读博的,这个就是先申请研究型硕士再读博的。

  

如果想出国读博,那也没必要来UIC。浸会的综排不高,建议去世界前100名刷硕士。尤其是英硕上万的毕设,对申PhD很有益。你也可以去澳门大学读两年硕士写比较专业的毕业论文(但澳大这几年很难申,985才能进)。

  

UIC硕士是中文授课,对你的英文能力历练不足。英语读写能力的培养还是要去英语国家实打实的磨练才行。

  

12.UIC硕士对读二硕有帮助吗?

  

如果你想出国读二硕圆“名校”,可以拿UIC当跳板!不过就像我之前说的,你的GPA不能低。

  

如果你的目标是去港城大和港理工,那你的GPA最好是3.4以上(Merit)。但如果你要去港前三读研,你最好还是去浸会本部读研才能“曲线救国”(UIC本科冲港前三都比较难,课硕更无望)。有A左边ID右边M的学长,毕业后拿到了港理工的多媒体与娱乐技术专业硕士的左边offer右边,去读二硕了。

  

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去浸会读研,那你没必要来UIC。两校的教育没区别。没必要来UIC浪费十几万学费和一年的光景。

  

13.专业方向:

  

五个专修方向,不管你是哪个方向的,最后拿到的学位证都是一样的,都是传播学文学硕士。但在浸会本部读研发的就是不同的学位证。

  

可以看到这五个方向都只是MasterofArtsinCommunication的分支

  

浸会的传理学院开设有六个授课型专业,选择更多,所以学位证不同

  

A左边ID右边M是最硬核也最难学的专业,因为需要通宵写代码。不过这是常态,因为理工学部的本科生GPA也是最低的,但是含金量很高。食品科学和环科的GPA2.8,能拿到港科大,港大的左边offer右边。有人从A左边ID右边M毕业后,就去了大数据分析的领域工作,薪水涨了不少。

  

还有一个今年2022新开的社会工作硕士,也是浸会授予的学位,但只有非全日制的。只有有工作的人才能读。这个专业就不接受四级了,必须有6分的雅思或425分的六级才行。

  

申研上岸,我们UIC见!

  

14.关于UIC的缺点,我下面这篇回答写得很详细了,不赘述了: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怎么样?

  

15.本科专业不同能申请UIC吗

  

能!很多UIC读研的本科都不是传媒专业,本科专业从数学,会计,电商,公关到艺术各有不同。UIC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来传媒专业学习不一样的知识。

  

如果你被拒,多半不是因为你专业不对口,而是你没有传媒相关的实习和学习经历。最好还是找一段媒体相关的实习,再回忆一下大学期间是否学过传媒相关的选修课。这些都应该在你的个人陈述里写出来,对申请有所裨益。

  

2022.5.16更新:

  

太多人找我私信了,我实在回不过来。有很多人我回复了,但连消息都不回,很败兴。

  

还有问题的请付费咨询吧!私信一律不回!钱也不多,纯粹是想筛掉一批没有着落的人,不想再做活雷锋了。

  

UIC全日制硕士一枚,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业(A左边ID右边M)

  

本人本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本来准备出国,后来因为yq,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这个硕士项目,就申请了,很快下了左边offer右边。

  

收到左边offer右边之后开学,发现今年生源很好,我周围的研究生同学有科技公司的CEO,阿里巴巴P8,医生,以及许多国外回来的海归和本科985、211,甚至北大(未必属实)、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的学生。

  

刚开始作为中传毕业生还觉得来这里上学有点小亏,但是来了之后就两个字“真香”,校园美到爆不说,学习环境还很安静。珠海这个城市有多美,真的只有来了才知道。

  

老师大部分都是香港人,课程文件和PPT都要用英语,对于提高英文水平也有帮助。

  

住宿环境非常好,两人间,有冰箱、独立卫浴、阳台、洗衣机。楼里面每层有公共空间,因为今年扩招的原因,我们被安排在北理工,但是UIC同样把住宿环境调整到和宣传的一样,同时还减免了部分住宿费。

  

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的同时,像许多国外大学一样非常看重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我报了一节拉丁舞兴趣课,每周和同学们搭档跳舞。还有的同学报了古琴课,每节课都听着穿着道袍的老师教大家弹出优雅古朴的琴声,以及珐琅彩课、油画课等等,都十分有趣。

  

UIC的体育馆也很好,每天晚上6-8点游泳变成我每天都会做的事,感谢UIC让我开启一段健康的生活。

  

很感谢自己做了这个选择,我在来UIC的第一周收到了之前迟迟不来的QS世界前50名的大学的左边offer右边,但是综合了在UIC的一周生活来说,我选择放弃左边offer右边,因为这里实在太好了,总之来UIC没有丝毫后悔,同时我也相信,这个学校、这个研究生项目会越来越出名、越来越好。

  

作为第二届吃螃蟹的人,真的想告诉后面申请的同学们,这个学校很值得!

  

更新:建议大家如果没有理工科背景的,不要轻易尝试学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修,这个专业在本部授予理学硕士,在珠海授予文学硕士

  

除此之外,做着比其他方向多的作业,写代码,写一堆数学题,期末成绩出来,你会发现,隔壁专业一堆A/A-而你们只有B-和C+,找工作Hr看着成绩单陷入凝思,还是与代码有关的课程打分低,找互联网企业被成绩单成绩拒绝,嗯,白白通宵写代码了…

  

附:图书馆内图片

  

  

~~2021.09.25:

  

入学已经两周,阔别两年大学校园,又回到校园。本科211的自己一开始还以为可以学历碾压,来了才发现自己顶多中上学历。对于脱产工作党而言,要的只是一个全日制硕士学位证,在考虑就读时间,金钱成本,Uic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然都已经工作几年,已经也不看重太多学历这东西了吧,

  

教学质量,从其他地方就读的同学反馈,其实无论哪里的授课硕士,上课内容其实就是本科知识的强化版,有基础的人,就是觉得把本科知识复习一遍,对于跨行就业的人,比如我学习人工智能,就像个短期码农培训班一样。

  

师资,个人感觉比我本科要好,毕竟uic相比于211大学比较年轻,但是主要是年轻化,就可以有很多个人可以发挥的空间,可以跟老师商量主意等。

  

如果是修读管理方面的课程,难度不大,写篇论文就差不多了。

  

个人念的是人工智能方向,没有理工科背景的同学,建议慎重!

  

附,傍晚的图书馆:

  

  

多媒体课

  

  

(ps:咨询前,请各位帅哥美女帮点个赞,合作愉快)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外地生源大学生如何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外地生源大学生进沪申领居住证需缴半年社保201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7.8万人,本市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人数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每年来上海就业的大学生和各类人才也数量不少。目前,大学生在沪就业仍以办理居住证为主渠道,截至去年底,申城从上海高校和外省市高校共引进2013届非上海生源应届......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毕业回国考研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毕业回国考研,请咨询留学360专业留学顾问团队(公司热线4008-941-360)留学生回国考研1,必须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2,留学生在回国之后,必须要拥护我们国内的共产党领导......
落户上海:上海居转户需要哪些材料
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员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审批的单位可根据申请情况提交对应材料,具体材料细则可详见下文。申办材料一览一、《居住证持有人办理本市常住户口申请表》原件,表格系统生成,自行打印,内含申请报告、申请人承诺与授权,用人单位报区人社部门的申请报告需加盖单位......
上海市临港地区人才租房补贴申请指南
上海市临港地区人才租房补贴申请指南补贴是指津补贴或福利,也即津贴。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上海市临港地区人才租房补贴申请指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补贴原则1、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由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临港管委......
落户新政来了 城门已经打开城门有待大开
4月8日,发改委发布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提出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对各类人口规模城市的落户政策均进行了提档升级。过去几十年户籍制度变革中,每次新文件的出台均引发热议,此次《任务》出台,有媒体评论其 ;足以改变国运 ; 是 ;对盘桓数十年之久的户籍壁垒的重一击 ;。多名学者在接受.........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工作有哪些补贴
应届毕业生去上海工作补贴包括:1、落实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税收政策,对招聘符合条件的本市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按有关规定在3年内以实际招用人数享受每人每年7800元的税费依次减免优惠;2、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在本市认定的见习基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