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新闻资讯 人气:0 日期:2023-10-09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2022年8月26日,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发表一篇标题为《揭秘世纪谜题:氢气能治病的根本原因》学术文章,引起了广大氢医学研究者的讨论热潮。 1789年,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探索了氢气的生物学效应,他让健康豚鼠呼吸氢/氧/氮混合气8个小时,未发现氢气给机体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1940年代开始,潜水医学家将氢气掺入潜水气瓶中,有效避免了氮气对潜水员的不良麻醉效应。 1975年,马尔科姆·多尔等美国科学家将肿瘤鼠置于8个大气压的氢氧混合气中饲养2周,小鼠鳞状细胞癌得到显著消退。 2007年,太田成男等日本科学家发现氢气能选择性清除细胞内高氧化性的毒性羟基自由基(OH),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氢气与OH直接反应的效率很低。 近年来,氢分子被证实在众多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疾病中,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展现出广谱、安全和有效的抗炎、抗癌、抗衰老特性。而且氢气拥有超高的组织穿透性,能够克服常规药物所无法克服的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性气体分子。 随之关于氢分子生物学机制的各种假设被提出,但困扰科学家两个多世纪的氢分子生物学作用靶点至今仍然是个难解之谜,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目前无法证明氢气以及氢分子在临床实践中的科学依据。加上一些商家的大肆不真实报道,一度把氢气誉为“能治百病的神气”,在被媒体曝光后被相关部门进行处罚,从而大大降低了氢气的信任。这极大地阻碍了人们对氢气治病原理的认识。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丁文江院士团队的何前军教授首次发现:铁卟啉是氢分子的生物学作用靶点,是一种氢分子生物传感器和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游离态和蛋白限域态的铁卟啉通过催化加氢的方式,选择性中和高毒性羟基自由基OH(如下图所示),从而介导氢分子抗氧化、抗炎和抗衰老。在乏氧微环境中(如肿瘤乏氧区),铁卟啉通过催化加氢的方式,将CO2还原为CO,然后原位介导CO信号通路(如下图所示),最终实现抗癌和免疫调节等治疗作用。 简短的一行字外加一幅图,就解释了氢气治病的原理,看似简单实则是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为科学喝彩,为科研人员点赞。我是时刻青睡眠体验中心的氢姐姐,关注健康,尊重学科。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相关文献: 举报/反馈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丁文江院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