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热点导读    人气:0    日期:2020-08-19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2020年已经进入下半场,最近我们发现,前来咨询的同学们中,大部分都赶不上现政策落户,最早也要到21年才能开始申请。

 

对于2021年落户新政策,许多同学产生了这样的担心:

 

如果自己现在的社保达不到明年新政策的要求怎么办?

 

公司资质要求更加严格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现在跳槽,会不会影响未来落户?

 

 

对此,陈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

最早明年开始申请的同学,2020年下半年,最好不要跳槽

 

2020下半年按照现行政策的要求缴纳的社保,即使新政策出台也是承认的

 

 

最新社保基数发布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在老师的反复强调下,相信许多同学已经及时将社保基数调整到9339元以上。

 

然而新的担忧又出现了,即便下半年社保基数达到要求,也无法累计满6个月,如果明年新政策对社保基数的要求提高到1.2倍、1.5倍甚至更高,那自己就不能符合条件了吗?

 

带着这样的担忧,一些同学可能开始考虑跳槽,争取找到一份工资更高的工作,来为明年的新政策做准备。

 

明年新政策对社保基数的要求是否会提高,目前老师也难以下结论。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社保基数越高,明年申请落户时优势更大。

 

但是如果2020下半年,你的社保基数已经达到现政策规定的9339元,建议还是不要跳槽

 

因为:

1、现政策的要求缴纳的社保,即使新政策出台也是承认的,只要后续满足21年新政要求的社保,及时调整,就可以正常累计。

 

同学们最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说明,新政策和旧政策之间存在缓冲期。

 

2021年1月的社保基数必须满足新政策的规定,才能保证2020下半年累计的月份连续有效。到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新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保基数。

 

2、根据现政策规定,连续6个月的社保累计必须是在同一单位。

 

因此如果此时你选择跳槽,无论新的社保基数多高,都必须重新累计6个月。

 

 

 

过于频繁的跳槽可能会为申请增加变数

 

 

在往期的案例分享中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因为频繁跳槽、工作经历复杂,申请时被多次要求作补充说明。

 

可见,频繁的跳槽会涉及到个税清单、离职证明、档案中的工作证明等多个环节,为材料准备和申请增加难度。在新政策出台后,可能让申请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举个例子

现政策中对于个税清单的要求是:

上一年度公司纳税系统个税截图并且加盖公司公章。

 

如果你曾经换过工作,无法获得前公司的纳税系统个税截图和前公司公章,可以用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税务局柜面打印或者税务局网站打印)代替。

 

如果明年的新政策,规定不能使用税务局官网截图代替,而你又无法联系前公司获得公司纳税系统个税截图和公司公章,那申请只能凉凉了。

 

 

 

如果新政策对公司落户名额增加限制...

 

 

以北京为例,北京是对公司要求更严格,并且还有名额限制。

 

上海这边,19年之后就取消了全市的名额限制,虽然总额不限制了,但是21年后是否对公司落户名额有指标,受疫情影响难以预测,但是老师目前不排除这个可能性。

 

如果新政策对公司落户名额增加限制,结果可想而知,比起新入职的员工,老员工更有可能优先获得名额。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2013年集体户改为2014年社区户,具体有什么差别?
答:区别在于,原集体户内所有人才引进、居转户、留学生的常住地址均为人才中心地址。......
上海市学生事物中心的户口是常住户口吗?
答:目前挂靠在中心的都为常住户口,享受上海市常住居民福利待遇。......
关于“专门人才”如何界定?
答:《试行办法》所称本市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行业专门人才,是指经同行专家评估认定,由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行业专门人才,以及经行业主管......
官通 | 2021新政留学生完美落户上海疑点详解!
陈老师结合官方发布的信息就留学生对落户新政最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如下的政策解答。 对申请单位要求注册资金在 100万 元人民币及以上,如注册资金为 外币 的,怎么计算? 答: 如注......
2019年04月留学生落户上海热门咨询问题汇总
最近接到很多留学生咨询落户问题,各种情况都有,现在将比较有代表性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和办理的留学生分享下。 第一个问题:异地工作界定问题? 答:最近遇到大量留学生因为异地工......
《试行办法》规定的引进人才包括哪些?
答:各类优秀人才都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按照高层次优先和重点产业和领域优先的思路,《试行办法》着重强调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