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常见问题    人气:0    日期:2025-11-12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留学生落户上海对社保缴纳的要求确实较为细致,不同学历背景和毕业院校对应的社保基数与缴纳时长也有所不同。根据现行政策,如果你在国(境)外留学满1年以上,并在毕业回国后2年内来沪工作并缴纳社保,就可能符合申请条件。

  具体来看,2026年适用的社保要求主要分为四类情形:

  一、直接落户,无社保基数和时长要求

  -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的境外院校(共73所);

  - 获得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

  - 在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

  - 在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担任高级管理、技术或科研岗位;

  - 被上海市人社局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留学回国人员。

  二、缴纳6个月社保,无基数要求

  - 毕业于世界排名51–100的境外院校(共76所);

  - 被纳入上海市科技创新职业清单的单位引进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紧缺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留学人员。

  三、缴纳6个月社保,需达到1倍社保基数

  - 国(境)外非高水平大学博士;

  - 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国(境)外非高水平大学硕士;

  - 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国(境)外排名100–500高校硕士;

  - 国(境)外本硕连读(不含专升本、HND);

  - 国(境)外排名100–500高校本科(不含专升本、HND);

  - 进修人员、访问学者。

  四、缴纳1年社保,需达到1.5倍社保基数

  - 国内非“双一流”高校+国(境)外非高水平大学学历组合;

  - 国内专科起点+国(境)外非世界前100高校硕士;

  - HND起点+国(境)外非世界前100高校硕士。

  除了社保基数和时长,还需特别注意几个关键细节:

  社保与个税必须匹配。两者需在同一单位、按相同基数、连续不间断缴纳。常见问题包括基数不一致、由不同主体缴纳、个税未申报或存在欠缴——这些都会导致累计无效。

  禁止第三方代缴。劳动合同、社保、个税三者主体必须完全一致,代缴社保不被认可。

  单位不能在落户黑名单内。建议入职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公司资质。

  避免社保断缴。在累计期或申请审批期间跳槽、离职,将导致需重新累计。

  不得异地重复缴纳。在上海工作期间若在外地同时缴纳社保或个税,上海的缴纳记录将被视为无效。

  很多同学其实卡在细节上:学校到底算不算“高水平”?回国时间怎么算?单位资质是否达标?这些看似独立的条件,其实像齿轮一样必须严丝合缝才能运转。凡图人才咨询多年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熟悉各类院校认定口径、回国时间测算逻辑和单位资质审核要点,能帮你把个人背景和2026年最新政策精准对齐。欢迎联系凡图专业顾问,免费获取你的落户条件初步评估,了解当前可能适用的申请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2026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解读!社保中断或出国会影响落户吗?
留学生落户上海过程中,社保缴纳的连续性确实是个需要留意的环节。如果你在累计社保期间需要出境或去外地出差,短期安排通常不会影响申请,但时间长度和证明材料是关键。先说说出境的情况。如果是短期旅游,一般不会影响落户申请,但建议单次境外停留时间最好不超过三周。如果是公司外派的境外......
2017年留学生落户上海最新信息分享
2017 年申请留学生落户上海的同学明细感觉到今年落户申请的批复速度慢了很多,从之前的 2 个月申请时间变成现在的 4 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与今年申请的人数整体比较多有关,所以今年......
留学生落户上海一定要是第一家公司吗?
答:不一定是需要第一家,只要第一份工作在上海即可。......
2026年上海留学生落户全流程梳理!预防政策变化,抓紧拿户口!
很多同学回国后开始考虑落户上海,但常常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条件,或者提交材料后被退回。留学生落户上海涉及院校层次、回国时间、单位资质等多个维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用的路径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梳理一下常见的落户路径、流程和关键注意事项,帮你理清思路。留学生落户上海主要有四种路径,具体......
公司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不足半年,无法申请落户,这种情况该如何
答:需要等组织机构代码证更新后,才能去申请留学生落户。......
2026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解读
根据《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做好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工作,有关政策问答如下:一、对申请单位要求“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如注册资金为外币的,怎么计算?答:如注册资金为外币的,则按注册当日外汇牌价换算成人民币,应达到100万元及以上。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