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常见问题    人气:0    日期:2025-11-03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上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上海咨询

落户上海咨询二维码  

  2026年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在部分条件上有所调整,整体更注重院校层次、回国时间窗口和工作单位资质的匹配。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影响你的路径选择。

  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学生,取消社保缴费基数和时间要求,全职来上海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排名51-100名的学生,全职工作并缴纳社保满6个月后可申办。这两类路径对时间敏感,建议尽早确认院校排名是否在最新官方名单内。

  以下四类留学生,缴纳社保和个税满6个月(基数按上海平均工资),可申请落户:

  1、国(境)外高校博士学位,累计在外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少于180天);其中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无需社保即可直接申请。

  2、国内“双一流”大学本科+境外硕士,或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境外高水平大学硕士,或境外本科+境外硕士。

  3、境外高水平大学本科。

  4、国内硕士或以上学历+境外进修/访问学者满1年。

  第五类留学生(非高水平大学本科或硕士),需缴纳1年社保和个税(基数1.5倍),且本科境外学习不少于2年、硕士不少于半年。中外联合培养需同时获得境内外学历,境外学习时间和学分占比不低于50%或80%。

  政策术语也有更新:“国内211/985大学”统一改为“国内‘双一流’大学”,“国(境)外排名500强院校”改为“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参考泰晤士、U.S.News、QS、软科四大排名(以上海人社局确认名单为准)。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院校是否属于高水平范畴,建议先做初步筛查。

  另一个关键调整是首份工作地不再强制要求在上海。只要在回国后2年内来上海工作并持续在此缴纳社保,即使之前有外地工作经历也不影响资格。但需注意,回国时间从毕业证签发日算起,2年窗口期不可突破。

  材料方面,个税单和社保证明无需提交,改由人才中心后台查验,这简化了流程,但社保缴纳记录的连续性和合规性仍是审核重点。如果你曾因异地社保问题被拒,现在可能重新符合条件。

  部分博士和重点单位员工也有特殊通道: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担任国际高级职务或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全职工作后可直接落户;在上海科技创新职业清单单位工作且获得STEM领域学位的,社保满6个月可申办。自主创业需满足企业运营、员工和实缴资本等硬性条件。

  留学生落户不是简单满足学历或时间就能“稳过”,而是要确保院校、回国时间、单位资质、社保记录等每一块拼图都严丝合缝。比如有些同学毕业院校排名刚好卡在51名,却误以为自己属于前50直接落户通道;还有回国后先在外地工作半年,才发现2年窗口期已不足。这些细节往往决定材料是否能一次性通过审核。凡图人才咨询专注留学生落户政策适配分析,能帮你快速判断个人背景的匹配情况,提供免费初步评估,让你避开常见误区,把精力集中在真正可行的路径上。

  联系凡图咨询顾问,免费获取个人条件匹配度初步评估,了解当前政策下可能的申请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2025年留学生落户上海避坑指南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细节多、要求严,很多同学一看到“QS排名”“社保基数”“回国时间”就有点懵。其实,只要你的背景和条件能对上政策路径,每一步都是有章可循的。先看学历和境外学习经历。本科阶段累计境外学习需满720天,硕士180天,博士360天。如果疫情期间有网课,记得保留学校官方通知、课程安排和录......
请问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是不是2015年年底结束?
答: 留学生落户上海 于2015年年底结束......
2026年上海落户政策:留学生、应届生、人才引进优先落户!
2026年,上海的落户政策持续为各类人才敞开机遇之门。无论你是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引进人才,还是具备国际视野的留学生,这座城市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让你有机会在这里扎根发展。对于应届生而言,政策针对不同院校层次和就业区域设定了差异化的落户通道。如果你是清华、北大......
2026年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和条件详细说明
留学生落户上海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涵盖本科、硕士及博士学历。其特点在于办理周期相对较短,配偶和子女可随迁,实现户口与学历同步解决。以下结合当前政策,为你梳理关键条件与注意事项。首先,学历与境外学习时间需满足基本要求。申请人须取得国外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境外学习时长需达到:......
上海留学生落户,办理申报户口证明信时,需要档案已经调档到上海了
答:留学生办理户口申报证明信时候,需要档案已经到了上海,才可以办理户口申报证明信。......
2025年留学生落户上海指南:常见落户问题解答
留学生落户上海涉及不少细节,稍不留神可能影响申请进度。这里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帮你理清关键点。如何界定入境时间?这取决于你的具体情况。如果你在获得境外学位证书后回国,以毕业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如果回国后才拿到学位证书,则以毕业前末次入境时间为准;若毕业后在境外工作,则以结束工作后首次入境时间为......